3D打印技术推动汽车制造变革 六大技术全解析

盖世汽车 中字

熔融沉积造型(FDM)

    这是一项添加式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其常用于造型、原型制作(prototyping)及生产应用中。这项3D打印技术由美国学者Scott Crump于1988年研制成功。FDM通俗来讲就是利用高温将材料融化成液态,通过打印头挤出后固化,最后在立体空间上排列形成立体实物。

3D打印技术推动汽车制造变革 六大技术全解析

    工艺原理:

    将低熔点丝状材料通过加热器的挤压头熔化成液体,将熔化后的热塑材料丝通过喷头挤出,挤压头沿零件的每一截面的轮廓准确运动,挤出半流动的热塑材料,沉积固化后形成精确的实际部件薄层,覆盖于已建造的零件之上,并在0.1秒内迅速凝固。每完成一层成型,工作台便下降一层高度,喷头再进行下一层截面的扫描喷丝,如此反复逐层沉积,直到最后一层,这样逐层由底到顶地堆积成一个实体模型或零件。

    优点:成型精度更高、成型实物强度更高、可以彩色成型。

    缺点:成型后表面粗糙

    分层实体制造(LOM)

3D打印技术推动汽车制造变革 六大技术全解析

    又称层叠法成形,由美国Helisys公司的Michael Feygin于1986年研制成功。

    工艺原理:其采用薄片材料,如纸、塑料薄膜等。事先在片材表面涂覆上一层热熔胶,加工时,采用热压辊热压片材,使之与下面已成形的工件粘接;用CO2激光器在刚粘接的新层上切割出零件截面轮廓和工件外框,并在截面轮廓与外框之间多余的区域内切割出上下对齐的网格;激光切割完成后,工作台带动已成形的工件下降,与带状片材(料带)分离;供料机构转动收料轴和供料轴,带动料带移动,使新层移到加工区域;工作台上升到加工平面;热压辊热压,工件的层数增加一层,高度增加一个料厚;再在新层上切割截面轮廓。如此反复直至零件的所有截面粘接、切割完,得到分层制造的实体零件。

    优点:

    1. 成型速度较快。由于只需要使用激光束沿物体的轮廓进行切割,无需扫描整个断面。因此,成型速度很快,该技术常被用于加工内部结构简单的大型零件。

    2. 原型精度高,翘曲变形小。

    3. 原型能承受高达200摄氏度的温度,硬度较高、力学性能较好。

    4. 无需设计和制作支撑结构。

    5. 可进行切削加工。

    6. 废料易剥离,无需后固化处理。

    7. 可制作尺寸大的原型。

    8. 原材料价格便宜,原型制作成本低。

    缺点:

    1. 不能直接制作塑料原型。

    2. 原型的抗拉强度和弹性不太好。

    3. 原型易吸湿膨胀,因此,成型后应尽快进行表面防潮处理。

    4. 原型表面有台阶纹理,难以构建形状精细、多曲面的零件。因此,成型后需进行表面打磨。

在这种快速成形机上,截面轮廓被切割和叠合后所成的制品,如上图所示。其中,所需的工件被废料小方格包围,剔除这些小方格之后,便可得到三维工件。

    LOM常用材料是纸、金属箔、塑料膜、陶瓷膜等,除制造模具、模型外,该工艺还能直接制造结构件或功能件。

3D打印技术推动汽车制造变革 六大技术全解析

    该快速成型技术的出现,还能较好地迎合了车灯结构与外观开发的需求,上图的零部件就采用了该工艺。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