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业不足5年,深圳拓竹年收入数十亿元,核心研发技术与战略生态布局筑起公司的护城河。
2025年3月25日,H2D以“重新定义个人智造”为名横空出世,“工业级性能+消费级价格”在业内掀起巨浪,引爆整个3D打印圈。
拓竹带来的市场冲击不断扩大:从消费级到工业级3D打印市场,乃至周边桌面设备领域,或都面临着重新洗牌。
在未来,面对本土低价竞品的围剿和国际巨头的专利狙击,拓竹又将如何破局?
以下是正文:
全球3D打印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市场潜力空间巨大。
根据《Wohlers Report 2025》报告,2024年全球3D打印行业总收入突破1500亿元,中国独占500亿元,2025年有望突破600亿元大关。
消费级3D打印市场也随之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了这场市场份额的争夺战。深圳拓竹就是其中之一。
拓竹的极速成长
2020年11月,陶冶博士和几位伙伴走出大疆,成立了拓竹科技。
三年时间,拓竹从一家默默研发的初创公司成长为行业的“领头羊”。 截止目前,拓竹已获多轮融资,投资对象不乏IDG资本、淡马锡等知名机构。
据相关人士透露,深圳拓竹年收入已达到数十亿元。在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3D打印品牌影响力榜》中,深圳拓竹高调拿下第一。
能画出如此陡峭的成长曲线,拓竹离不开两个重要因素:技术研发与战略布局。
据悉,拓竹的研发团队出自大疆、阿里、字节等核心业务部门。在成立以后接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公司几乎没有进行任何商业活动,潜心研发他们的第一台3D打印机。
历经7次设计迭代、700多次产品测试,拓竹X1系列打印机在2022年4月横空出世。远超当时行业均值的打印速度、推翻黑白打印的16色支持,这台打印机彻底打开了拓竹的知名度。
上线仅一个月,其在Kickstarter的众筹总额就达到惊人的4728万,甚至拿下了TIME时代周刊2022年度最佳发明。
“酒香也怕巷子深”,拓竹的成功也与其成熟的市场战略有着紧密联系。
正值3D打印野蛮发展的时代,拓竹抓住了市场的高级空白需求,精准锚定高品质消费级3D打印机赛道,推出“虽贵但好”的产品。通过产品寻找目标客户群体,再通过用户反馈精进产品,形成良性循环。
而且,拓竹没有随大流入驻亚马逊,反倒专注构建独立站和独立站内的3D打印用户交流社区MakerWorld,躲开了平台带来的高昂售后成本与低价竞争。
Similarweb数据显示,拓竹独立站月访问量超过750万。在3D打印影响力榜单中,独立站自然流量断崖式领先,是第二名的四倍有余。
正因如此,拓竹不仅找到了它的消费用户,而且打造了很多品牌难以维系的用户交流生态圈。短短几年,拓竹就从“行业黑马”蜕变为了“3D打印标杆”。
背靠瑞芯微,H2D引爆3D打印圈,但竞品已虎视眈眈
过去,3D打印机总被视作冷门小众的“玩具”。速度慢、操作繁琐、材料单一是普遍问题,往往只有特定的工程师们才有3D打印机的需求。
然而,深圳拓竹从推出X1系列开始,就在不断打破这种固有偏见。快速打印、稳定输出、较为亲民的价格,让3D打印机硬生生变为相对日常的消费产品。
2025年3月25日,深圳拓竹以“重新定义个人智造”为名,发布全新款3D打印机H2D。
此款H2D融合了工业级的精度与消费级的价格,拥有着多材料混打、多色打印、激光雕刻等功能,一经发布就点燃了3D打印圈。
伴随H2D,拓竹也逐步完善了它的生态配置。MakerWorld平台升级,支持从设计到制造的一站式工作流;协作工具一并推出,便于共享打印参数与优化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3D打印机目前主要使用了瑞芯微的小算力芯片。
瑞芯微早在2023年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就提到,公司在机器视觉领域有向着3D打印设备布局的打算。
凭借20余年的SoC芯片研发经验,瑞芯微的产品在稳定性和兼容性方面表现出色。这正是拓竹H2D选择其芯片的重要原因。
多管齐下,拓竹又一次定义了什么才是真正消费级、入门门槛低的全功能3D打印机。据相关媒体报道,H2D在目标消费群体里的营销热度,和雷军发布小米汽车SU7都有得一拼。
如此的热度,自然会引来企业与之争锋。H2D发布后的第8天,浙江的一家初创公司就推出了一款名为WonderMaker ZR Ultra的3D打印机,并开启众筹。
这台打印机同样支持多喷头打印,但起步价竟然不足4000元。相较于定价11999元、已被认为亲民的H2D,这样的价格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经相关参数对比,ZR Ultra与H2D相比还是逊色许多。深挖ZR Ultra发现,其设备厂家来自浙江金华,而且金华类似的3D打印小厂能够达到十几家。这给拓竹敲响了警钟:技术壁垒正在被挑战,正有厂家想用低价冲击H2D市场。
H2D虽是革命性产品,可这并不意味着拓竹能稳坐头把交椅。在多喷头3D打印的竞争下,拓竹仍需持续思考应对之策。
市场冲击与专利暗礁
拓竹正在用H2D改写消费级3D打印市场,性能、性价比欠佳的同类产品已经失去了竞争力。
根据京东、天猫等网购平台数据,截止发布后10日,H2D销量已突破2000台,超过50%的买家都选择了多色套装。
虽然H2D的定位是消费级市场,但是它杀伤力远不止于此,它的技术规格和实际性能已经蚕食传统工业3D打印市场。
打印速度是区分工业级和消费级/家用级设备的重要指标。通常来讲,消费级/家用级3D打印机速度不会超过300mm/s,工业级设备才能达到500-600mm/s。
然而,H2D作为消费级打印机,已经能实现600mm/s稳定打印速度,工具头最大速度可达1000 mm/s,这无疑是对其他工业级设备的一大挑战。
H2D甚至还能“破圈”,市场“替代效应”逐步显现。H2D的雕刻、切割、绘图等功能,已经威胁到桌面雕刻机、智能写字机等多个细分领域。
功能单一的桌面雕刻机、智能写字机价格均在千元水平。H2D以相近或略高的价格,提供了这些设备的全部功能外加3D打印能力,这种价值主张对专业创作者、小型工作室等机构极具吸引力。
整体来讲,拓竹造就的冲击算得上一件好事。
对内,革命性“多合一”产品的问世,引发行业整体标准的变动,不难预测将来会有更多高质量、多功能、复合型产品的出现,产品的“内卷”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技术创新。
对外,H2D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引发更多消费者开始尝试3D打印,扩大了3D打印的需求量。
机遇和挑战总是并存。随着3D打印机赛道越来越火热,拓竹的高速发展也被他者视作“眼中钉”。
2024年8月,全球3D打印巨头Stratasys拿起专利大刀砍向拓竹。
据知情人士透露,过往美国某3D打印巨头就是借知识产权起诉某中国3D打印公司,该公司赔了数千万后彻底退出美国市场。
面对国内逐步内卷的情况,“出海”已经成为了较大3D打印公司的重要战略布局。拓竹怎样才能在专利战中存活?这对拓竹本身和整个中国3D打印来说,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尾声
从初创公司到行业标杆,拓竹的崛起印证了3D打印从“小众玩具”到“个人智造”的跨越。
H2D的出现奠定了拓竹的行业地位,也改写了整个消费级3D打印行业。
然而,这条赛道的炽热也伴随着刺眼的警示灯。低价竞品的围剿、专利暗礁的威胁,无一不在提醒拓竹:技术壁垒的城墙需要筑得更高,生态的护城河需要挖得更宽。
毕竟在未来,3D打印行业的角逐将不仅是速度与精度的比拼,更是生态与标准的较量。
原文标题 : 3D打印年入数十亿后,深圳拓竹再出杀招:H2D如何撼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