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3D打印技术面世已久,但是至今其仍然被认为是一项新兴技术。一方面,3D打印技术到现在还处于普及初期,市场成熟度提升空间较大;另一方面,3D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愈发多元,应用范围日渐广泛,具备很多新的市场机遇与技术创新方向。目前,3D打印技术已覆盖了医疗、教育、航空航天、制造业等多个领域。
据赛迪顾问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3D打印产业规模达119.56亿美元,增长率为29.9%,同比增长增加4.5%。2019年,中国3D打印产业规模为157.5亿元,较上年增加31.1%。可见,3D打印产业正实现加速发展,产业规模增长有望持续保持积极态势。
对于3D打印产业的发展,国家历来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3D打印技术研发,推进3D打印技术与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融合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一些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重点地区、行业和企业中,3D打印产业与智能制造产业的结合,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当下,3D打印产业的发展前景越发受到看好,不过期主要的市场仍然集中在行业端,在消费端还处于探索阶段。业内人士认为,3D打印产业应当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关键市场站稳脚跟,才能考虑在消费端真正发力,去推动市场的进一步扩张。
对于我国而言,3D打印产业的发展还面临不少的挑战,如应用范围待拓展、应用领域较匮乏、应用深度较薄弱等。具体来看,在关键的3D打印材料领域,我国多数3D打印材料还依赖从国外进口,国产的3D打印材料价格还相对较高,并不具备太大的价格优势。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国外在3D打印技术方面积累已久,拥有技术垄断地位,导致国内在3D打印材料基础理论研究、原材料生产工艺、材料制备装备开发等方面都受制于人。另外,国内3D打印产业起步较晚,致使形成了进口依赖,短期内的国产批量生产也面临成本高昂、产能有限等瓶颈。
要知道,3D打印材料是3D打印产业进步的关键基础,也是3D打印技术创新的核心要素。眼下,3D打印材料主要包括工程塑料、光敏树脂、橡胶类材料、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等。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更是显示出越发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前景。
金属材料的发展有利于促进金属3D打印行业的突破,助力航天、机械、医疗等高精尖领域的变革。目前,3D打印在航天航空、汽车制造、医疗设备等领域发展迅猛,正是金属3D打印的机遇期。业内人士认为,行业集中度较高的金属3D打印有望在金属材料进一步创新的基础上迎来更显著发展。
此外,陶瓷材料的发展也为3D打印产业带来了巨大利好。相关市场机构预测,陶瓷3D打印将在2025年中期发生变化,迎来行业发展的重要拐点;到2030年,陶瓷增材制造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50亿美元。
专家表示,随着我国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材料以及先进制造的发展,3D打印产业将会在国产化方面取得迅速而明显的成果。届时,不仅3D打印产业将迎来高水平发展,3D打印材料、3D打印服务等细分领域也将获得更好的成绩。
并且,在3D打印与人工智能加速融合,在医疗、航天航空等领域的进一步深入应用,3D打印技术有望取得更大突破,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强劲驱动力。未来,3D打印技术将加快向智能化、自动化、集成化和网络化方向转型升级,将庞大的市场潜力转变为现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