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材制造产业化步伐加快 行业标准制定日益完善

近年来,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增材制造技术正与信息网络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相互融合,推动传统行业向着智能化、高效化方向加速转型。

增材制造产业化步伐加快 行业标准制定日益完善

当前,世界各国纷纷将增材制造作为未来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重点培育,并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增材制造技术与信息网络技术、新设计理念加速融合。在世界各国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增材制造技术在工艺品设计、医疗器械制造等方面的应用价值正逐步释放出来。

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

为融入世界发展潮流,我国出台了多项措施来推动增材制造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在《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动计划(2015-2016年)》等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应用领域日益拓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仅2016年上半年,我国增材制造产业规模已经超过了3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

从地区分布状况来看,目前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为核心,中西部地区为纽带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产业基础不同,我国各地区增材制造产业的发展状况也存在差异。例如,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其经济发展较快、工业基础较好,包括增材制造设备研发、生产及相关配套服务的产业链已初步形成。

从行业应用来看,增材制造已经成为高端设备制造及修复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其在汽车轮胎、飞机发动机制造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与此同时,增材制造在玩具、家具设计及制造等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增材制造的应用范围不断向建筑、服装、食品等领域扩展。

整个行业向前推进时面临一系列难题

在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之时,整个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从总体来看,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呈现出“小、散、弱”的状态。目前,虽然我国从事增材制造技术研发及设备生产的企业有数百家,但是规模大、实力强的龙头企业数量相对较少。

与此同时,我国增材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关键装备依靠进口、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等问题依然存在。就材料而言,我国增材制造企业在材料选择方面受到较大限制,材料品种少、高性能材料严重依赖进口等严重影响着相关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品质升级。

在多种限制性因素中,行业标准缺失对我国增材制造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造成了极大地阻碍。目前,我国还未建立起包括设计、材料、产品性能、认证检测等在内的一整套增材制造标准体系,企业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往往感到无所适从。行业标准的缺失,使前沿技术和行业应用无法实现高效衔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整个产业的发展进程。

加快标准建立推动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各界人士积极建言献策,力求推动整个行业迈上发展新台阶。目前,我国已经加大了对增材制造专用材料、装备及关键部件等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并鼓励科研人员加快前沿技术的研发。在政策引导和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增材制造产业的标准体系加快建立。

10月22日,上海临港松江科技城举行园区首个3D打印机团体标准发布仪式,《SLA型3D打印机团体标准》正式发布。据业内人士分析,该标准的发布,意味着我国已经开始将增材制造标准体系建立提上日程。

实际上,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不仅符合整个行业向前发展的大趋势,也符合我国增材制造产业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的实际需要。只有加强标准体系建立,企业才能在产品研发、推广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既能遵守行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又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尽管目前我国整个增才制造产业的标准还不够全面,但是相信假以时日,我国增材制造产业的标注建立将日益完善。届时,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将向着高质量、高效益方向稳步推进。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